侄儿在身边,宁澜江涨红了脸,快速将兰花簪收进了袖中。

    宁澜江对苏菱玉拱手道:“宁某要赶去为太子殿下授课,改日再来向公主讨教南诏国风土人情。”

    宁澜江离开后,苏菱玉才对这位俊逸温和的男子道:“宁世子,你也想要讨教南诏风土人情吗?”

    这话已是半含逐客令了,宁逸之丝毫不恼,温和笑道:“我与公主素不相识,竟能被公主认出,荣幸之至。”

    京城青年才俊的名册中,宁逸之的画像和本人有九分相似,认出来非常容易。

    苏菱玉道:“你不必如此客气,有话直说便是。”

    宁逸之正色道:“我听闻公主与我叔父之间有些牵绊,不知公主知不知道,叔父他已有正妻。两人举案齐眉,已有九年之久。叔父自是配不上公主金枝玉叶,倘若公主对叔父没有半分情意,便直言拒绝他吧,总好过他日日前来府门叨扰。”

    苏菱玉水眸轻眨,拢了拢袖,“世子莫不是以为,我想给世子做第二个婶娘?你尽管放心,我无意介入太傅和夫人之间,更没有想过挤走她,给太傅做继室夫人的想法。我倒是更希望,太傅没有正事不要再登门造访。”

    即便是一副娇柔模样,说出来的话却坚定无比。

    宁逸之心中已然懊悔,他对苏菱玉作揖,歉然道:“是逸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行事莽撞了,公主且放心,逸之回去后,定会帮助劝说叔父,还公主清净。”

    苏菱玉满意宁逸之的识相,虽同是宁侯府的人,这位少年可是比他的叔父有眼色多了。

    她便也不加为难,轻笑道:“世子也是一片好意。”

    回到公主府中,福青走到近前来为福红求情。

    接连几日身体不沾床榻,福红已经晕倒在回廊处,头撞在窗柩上,磕出好大一个包。

    苏菱玉挥退几名侍女,走到竹桥前。

    福青肃然道:“奴婢并不单单是为福红而求殿下宽恕,只希望殿下以大局为重。还请您莫要忘了,此行来东堰的目的,还有娴妃娘娘的骨灰,以及长碧的性命。”

    娴妃是苏菱玉的母妃,长碧是苏菱玉的奶娘。

    她这十六年的人生中,牵绊最深的两人,成了南皇要挟苏菱玉的工具。

    苏菱玉闭了闭眼,而后摇首失笑道:“本公主怎么会忘记呢,本公主身上有重大任务没错,可旧怨与此并不冲突,怎么就报不得了?难道说,曾经在冷宫中,你们帮着皇后帮着三公主辱骂于我,如今我离开南诏,这笔账就要一笔勾销了么?未免太便宜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