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完全不肯相信自己的丈夫已经死了下葬了,明明才回来几天的人,突然就这么没了,死因还如此奇怪,妇人怎么都无法相信。

    于是她在众人都在窃窃私语说她疯了的时候,内心做了一个决定她要调查丈夫的死因。

    白杨城只有一片墓地,位于百槐府后不远处。

    而百槐府,却是当时白杨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个存在。

    当时的白杨城种植了许许多多的槐树,因其历史久远,这些槐树多为老槐。

    而槐树与吃、穿、住、用、行、劳作、防病治病等日常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正是因为与槐树朝夕相处,人们才对槐树有了细致的观察,注意到它的旺盛生命力,遂视其为吉祥、祥瑞的象征,从而产生了对槐树崇拜的原始信仰。

    槐树的花、根、干、果实可入药,木材质地优良,是制作家具、雕刻、农具甚至造屋建筑的重要用材。而槐花与果实能染料染布,槐豆能制酱油、醋等,槐叶可作槐叶饼即槐叶冷淘,可以说是浑身都是宝。

    《夷坚志》还记载了神槐送药的故事。

    书中记载有一槐花巷,因巷中有棵老槐树而得此名。

    当初有个外地秀才叫徐武的因事到县,游览街市看到此树,抚摸树干感叹道“这树心都已枯蠹中空,只存枯皮,却老干虬枝,枝叶蔚茂,不知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随了多少雨雪风霜,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一定得了灵气成精了!”

    晚上当他回到客栈,正要就寝时,忽然听见轻轻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只见一清秀女子站在门前,自称是槐花巷内的大槐树精魄,因秀才白天惠顾,怜悯赞叹,故特来致谢。

    至此后四年五月,住在槐花巷的府吏陈忠显,因腰痛让妻子温酒调药,其妻误将外用的滑肌散投入,陈中显服后腹内绞痛,吐泻不止,全家人为之不安。

    正准备天亮后到集市上买绿豆解毒,外面响起叫门声,说是巷内邻居槐娘,特前来送解药。

    而陈中显因为怕槐树精作崇,因此不敢开门接受。

    除了精怪的故事外,槐树还与书生举子相关联,被视为科第吉兆的象征。

    种种迹象都足以说明人们对槐树的崇拜,因而当时连下葬死者都是用的槐木棺材。

    至于百槐府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则是因为这个府邸是白杨城城内种植最多槐树的一个府,府内外的槐树加起来起码有上百颗,当时百槐府的当家也是极为喜爱槐树,因此也欣然接受了百槐府这一美称。

    而百槐府后的墓地也因此占了光,因为墓地附近种植了较多的槐树,为了让后人也沾上槐树的气息,于是便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先人下葬在此处,其中便包括了妇人的丈夫。

    妇人在所有亲戚认为她已经恢复正常离开后,寻了一个晚上便偷摸去了百槐府后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