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卖梨古风小说网>奇幻玄幻>极品风水师(徐公子锗许) > 第65章 山中望气,朱雀争辉
    第65章山中望气,朱雀争辉

    幽深玄黑色的苍穹之下,庞大巍峨的紫金山就像一座静立金刚,静静地蹲伏在远处中山陵正门的后边缘,在中山陵墓的正景前方,两盏超大功率的探照灯循环着不同角度,从仰止亭的顶上斜射下来,灯光交汇于流微榭水池边缘,隔着喷泉飞溅的水池,在聚光灯侧下站着一位男子,正是在此堪舆的离渊。

    离渊站在半截的楼梯上,抬头仰看山势,状若一条长龙隐现,却不见首尾,北望有一条山涧从绝壁间泻下,形成蜿蜒的泉流沿山脚回旋,恰似游龙戏水。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在中山一景,山形东面锁钥。风水师在紫金山这个方圆数里的地方,常常选择一些不同以往的堪舆地点,天堡山向东到中山陵所在的茅山,数十里的山形链接,二峰相峙,隐若双龙。

    百里之外居青龙方的水陆犄角,则从容展开,像两支利钳、“牙刀”,从左向右前包抄紫金山。北高峰居中,像一颗明珠端置中间,并与原本的河流“牛角”密切配合,紧锁水口。北麓天堡山拦紧密的水口,使紫金山一地成为聚气之局,于财丁富贵均为有利,王者之气外溢。

    在离渊的印象中,近代以来皇权没落,国家的财力物力都不足,已经很少有如此规格的风水重地兴建陵墓了,中山陵这种布置形式,算是周围方圆100多公里范围的主穴,况且中山陵西侧天堡山,又是明孝陵所在,龙脉翻滚着分明风水重地紫金山的“二龙争珠”,吉凶祸福难料!

    龙脉地气翻滚,在这样的情景显得有些矛盾,离渊不知道当初建造之人到底是作何考虑,在中山陵中留下了一些不妥之处,虽然说中山陵与明孝陵的地性关联不大,但难免有时候受到波折,中山陵的布局不能算是十全十美,但也能够成为近代最大的手笔了!

    除了这些,还有一处不被外人知的败笔,紫金山北高峰到茅山的这块,如果非要用风水名目说来,倒真的是归葬之所,《葬书》认为,位于龙穴前的紫金山山脉朝应诸山,名为朱雀。朱雀要翔舞,要有情朝穴,斜飞直窜无情者皆不吉。中山陵一处所在,两砂相对,尖刻直射,实为朱雀争珠。如果将此景牵强的赋予“二龙争珠”等吉祥富贵的寓意,也不无大碍,但是有了些曲解之处。

    离渊年少的时候看过的风水书,也算是不少,在一些典故之中,以往的风水堪舆大师着作,如《玉髓真经》、《问宅》等,将朱雀争珠列为风水完局之中的瑕疵论述。云:“朱雀争珠,所应皆凶。”不过,风水宗师冷谦的看法倒是比较客观公允。他说:“此不独凶地有之,吉地亦有之。”

    中山陵这样的墓穴格局,自古也有不少,离渊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南北朝齐朝开国皇帝萧道成,其发迹的祖坟前也算是朱雀争珠,穴山与少祖发出左右两山于穴前,呈现三鹤争鳅形。明代堪舆大师在一些着作上也叙述了些,萧道成为偏方伪主,不享大位,原因在于龙神杀气未除,星辰反悖,文武乱班,流神驳杂。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与朱雀争珠之杀相对应的动荡与战争,使齐朝江山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与国父四处为中华振兴奋斗,却难以成全的遭遇也是差不多。

    离渊对这些前辈大师认定,也是相差无几,毕竟这些并非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测,而是源于《葬书》关于“四象”的原则论述。青龙、白虎要谦让对揖,有情相顾,前后位置与高低须适当宜交互,不可对峙开挣,尖射直对。穴前朱雀虽然距离较本身龙虎为远,但朝对之山所主,其状吉凶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应验无异。

    风水上的“二龙争珠”,与人们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截然不同,国父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一生没有停止过抗争。为了推翻封建王朝,他颠沛流离,愈挫愈奋,直至革命成功。这个宏伟的事业,客观上也值得他穷其一生去奋争,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盖棺定论。

    史学上的东西自有人去断定,到底跟国父埋骨之所有关联么,也有一些牵强附会的风水解释,这些就不是正规风水推离出来的了,也非离渊所能知晓,晚间离渊在中山陵四处转了不少的地方,或许是晚间景区的管理人员不足的原因,也没有人赶他离开,且看且行之间,一路上跟着地气行走,与平日中山陵正规游览的顺序倒是不尽相同。

    古来很多风水秘法宗师都选择夜间看山,于山中望气,自然是有着其独特的风水缘由,此刻离渊面前的紫金山众峰在夜幕之下,略显朦胧,风水宗师对于山中望气都算是家常便饭,而山间恢弘的胸臆气魄,承载了数万年自然之重,这可不是一般风水灵觉所可以承受的。

    紫金山的深处景观,离渊是没有机会观赏了,此山中多见比海碗还粗的巨竹,郁郁成林有参天之势,而各处峭壁分布着历代摩崖石刻,有的已淹没在杂树丛花间无人知晓,离渊站在中山陵的阶梯之上,随意的展望地气,隐隐约约能够听到,空气间的佛语钟声,想来是中山陵旁边的灵谷寺的原因,深夜佛语声,空谷闻钟鈊。

    如果是无风的静夜,这里或许可以听到对面寺庙内的禅语念佛,可是白日嘈杂游客往来,如果不是耳力特别好、灵觉感触特别精微的话,是听不见的,只能用心去感觉,此地物性极佳,在此不温养风水,只做和尚修行,想来也是能锻炼心性的。

    离渊晚间夜宿中山陵,当然不是只来观赏风景,瞻仰国父的风采的,他是为寻机缘而来,风水灵觉‘收放自如’之境,离渊现如今已经半只脚都踏入了,但是却无法完全的进入,这紫金山的地气比起一些小的龙脉郁结之处也强的要多,在这种境地下,温养灵觉,相信会是事半功倍,机缘好的话,不是不可以进阶!

    离渊孤身一人,仰望着中山钟楼,花岗岩凿阶高台上的楼阁,层铺碧色琉璃瓦,梁枋彩画为宋代碾玉装风格,斗拱作解绿结华装,雄伟与绚烂交辉,或许是地气浓郁的原因,一开始离渊从景区大门走入,他的步子仿佛很凝重,就似前方有什么无形之物在阻挡,仿佛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压在心头,莫名的沉重。

    这种感觉很奇怪、也很难形容,倘若现在只看离渊的神情,旁人会觉得他很轻松很惬意,在这样的天气到这样的地方游玩,感觉当然很好,可是如果离渊现在背后有人的话,一旦凝神望着他的背影,却会莫名感觉到天地之间有物无形,浑然凝炼不易察觉。

    此刻连离渊本人也未察觉,他已行走中入了定境,心神已融入地气灵枢中,在行走移步之间,风水灵觉汇聚与山水风景交融的意境中,似虚而是实,元神心像正是眼前所见。这是在《撼龙经》的秘术,在步伐稳健中凝炼神识之功,风水境界正在门槛处左右徘徊,只须一线莫测机缘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