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卖梨古风小说网>奇幻玄幻>极品风水师(徐公子锗许)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宗门仪式
    更新时间:2012-06-23

    千叶谷峰下,七星大殿前。

    从千叶山顶俯视峰顶,整个千叶谷内谷的殿堂广场,宛如被一把开天巨斧整齐的削去半面,形成了一个极其广阔的平台。千叶谷的祭祖殿堂面南背北坐落在正中,后面的山谷壁立千仞,光可鉴人,东西两侧的配殿与回廊环抱出一个极大的广场,

    这是宗门大典的会场所在,之后离渊要在此处待三天,直到第三日的演法大会也同样会在此举行,风水江湖的门派在此切磋风水秘术,印证秘法心得。

    此刻的时辰是巳时,千叶谷内地气最为清明,不是辰时尘埃未尽日光不足,也不是午时那般强日如注地气浮躁,时辰算的上是刚刚好.

    风水江湖如今还保留着古代的某些习俗,这计时就是如此,在古代有用天干表明时辰的惯例,古时的人对每天十二天干的禁忌极为关注重视,最为盛行的说法则是,某些朝廷罪犯犯了死罪,要于秋后问斩,这样的事情一般会选择午时三刻。

    这”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午时三刻一般指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日食等天象剧变除外,这种情况下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同样分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只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特例,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是以很多古书史册中记录的皇家秘史,得罪皇帝稍不顺心的人,在晚上也可以即可拉出去斩人,而不必担心忌讳,这些讲究虽然没有任何的资料证明,但可以表明古人对时辰的重视程度远超一般,风水江湖自然严格遵循。

    此刻日头恰恰越过东侧的承枢峰顶,万道霞光照在殿堂殿金黄色的琉璃瓦上,映射出瑞彩千条,在广场上空交错生辉,倘若有人站在殿堂顶上极目四望,入目则全是千叶谷的白云环绕翠绿成荫,云霞灿灿真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置身于此方知千叶谷气度恢弘。

    高千秋此时也已经站在了广场中央,这时高千秋本人也是换了一身“法衣”,原本的蓝花蟒袍则是改为,身披银鹤仙授丝缕袍,脚登龙纹金莲踏云靴,在广场中央挺身而立,看上去也有几分仙风道骨,彰显着老者的宗师本色,一副得道高人的派头。

    此时此刻,那高千秋手中拿着的却是一面燃烧着奇异红色火焰的令牌!云霞之中燃起熊熊红莲业火,百人围在广场的三面并不觉的拥挤,大家都看着五十丈外广场中央,特别是高千秋手中拿着那面令牌。

    那面令牌此刻正是悬于高千秋的手中,在广场之间上发出几丈长的熊熊火舌。这火是纯黑色的,浓的化不开似乎有实质,那面令牌之上呈火焰燃烧的形状却无一丝光芒射出,瑜伽论四曰:“红莲那落迦,与此差别,过此青已,色变红赤。皮肤分裂,或十或多。故此那落迦,名曰红莲。”

    红莲业火泛指恶业害身譬如火,又名烧地狱罪人之火,以后者由前世之恶业所感故也,楞严经八曰:“以业火干枯。“高千秋不愧为秘法宗师,转手之间便是用秘术凝结出一道火焰,深红、颇为妖艳的火焰,正在缓缓升腾,而在那火苗蹿升间,会形成了一道道红莲之状。

    离渊的秘法修为还算是不错,如此远的距离,能够看清那团燃烧不息的熊熊火焰,乃是高千秋用风水秘术幻化出来的假象,只是一团红色的秘术凝聚的地气罢了,如果让离渊去尝试的话,花费一定的功夫自然也可以做出这样一番,但绝对不如高千秋这般信手拈来震慑人心。

    透过那诡异的火焰,离渊能够看到一面三寸长两指宽的令牌,这熊熊的火焰发自这面令牌,这面令牌呈洁白的颜色,正中却有几道黑色的纹路状如竖起的波浪,又像跳动的火焰,这就是千叶谷本次召集风水江湖举行宗门大典的信物三宗灵官令。

    听丰虚道长提起过,这三宗灵官令是一面极其奇怪的风水法器,如果境界不到却运用不了。假如不到风水神识境界,就无法御器祭出这道虚拟的火焰,而且每一面三宗灵官令,都可以用该风水门派的最高修行秘法祭出此火焰,恰是因为这一点,三宗灵官令很难被伪造,也不晓得当初制作这三宗灵官令的人,如何能够制作如此奇特的风水法器。

    看高千秋如此熟练的祭出红莲业火,操控的风水法术是千叶谷秘传,离渊见到这一幕,不由得也想去把玩些这面令牌法器,也不晓得用寻龙宗的风水秘法能够玩这出种花样来?冷谦倒是从未提过怎么样激引秘术,不过以寻龙宗秘传的风水法术,应该也能够激引出来不同的效果。

    三宗灵官令再如何神奇,也只是“器“而已,祭出的效果更多的与施术的人及秘术有关,”人有秘法底蕴深厚之分,术有秘术的千奇百怪之别,据说这三宗灵官令是风水江湖传承良久的法器,算的是法器珍宝,传闻风水秘法达到所需突破和面对的最高修行境界,就能够窥知红莲业火之后的世界,不过到如今离渊从未听人能够突破过,当然也有可能突破过的人,不会将此事情向江湖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