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顺确实在离京之前新纳了一房妾室,因原配老妻只给他生了两个女儿,以前丁顺还只是南京锦衣卫总旗时便一直遗憾老丁家没有儿子传后,后来跟了秦堪,一路升到锦衣卫百户,千户,眼看再立几个功劳便足够有资格进南镇抚司任个佥事,运气好的话说不定沾着秦帅的光,封个小小的伯爵也未可知,毕竟当今天子对爵位的态度远不如先帝那般吝啬。
官运一路高歌猛进,这下便显出没儿子的弊端了,再怎么拼命搏前程,再怎么立功封爵,拼来拼去终究只有自己能享到福,将来老了一蹬腿,无论多大的官职多显赫的职位,没儿子承袭的话,朝廷必然毫不留情的收回去,老丁家这一支香火从此也断了烟头。
所以离京之前,丁顺恬着老脸求了秦堪好久,为了忠心属下的香火问题,秦堪不得不厚着脸皮登了老丁家的门,回忆当初再展望未来,一通鬼话哄得丁顺的老妻终于寒着脸答应让他再娶一房。秦堪好人做到底,找了家青楼,由秦家出钱给丁顺赎了一位十八岁姿色不算太漂亮但屁股大易生养的清倌人,趁黑一乘软轿,做贼似的抬进了丁家。
享受了几日温柔乡里颠鸾倒凤的滋味后,丁顺将娇妾留在家中,一脸满足地跟着秦堪上路了。
看着他一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样子,秦堪真不忍心破坏他的好心情。
这年头小妾没人权,等辽东之行结束归京,那位娇滴滴的小妾有没有被丁顺原配老妻扔井里还两说着呢,相比小妾的人权问题,原配妻子可就威风多了,而且各家有各家的特长,比如丁家老妻擅长把不顺眼的人或物扔井里,秦家正妻擅长做红烧肉。
再说就算老丁家妻妾相安无事,同样也存在很多隐患,比如辽东的事情耽搁久了,大家待个两三年回不去,最后一回去他小妾捧着刚满月的儿子出来恭贺老丁喜当爹,以老丁的智商大约刚知道喜讯的那一刹必然欣喜若狂的……
秦堪无法阻止自己用最坏的恶意揣度预测老丁家的惨状。
趣味纵然低级,至少寻得一丝心理安慰,当自己家里一摊子烂事无法解决,令他焦头烂额时,他也不怎么希望别人好到哪里去。
秦堪是凡人,凡人永远做不到让自己太伟大,心底深处终究有些无法改掉的恶趣味。
城外驻扎的钦差仪仗营盘里,一名密使趁夜偷偷离开营盘往北而去,他奉了秦堪的密令,赴大宁见朵颜卫都督同知花当。
大宁城。
大宁城在大明立国之初曾经是太祖朱元璋第十七皇子宁王朱权的封地,后来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半强迫半yin*地拉拢宁王和朵颜三卫合伙,拉拢他们时永乐皇帝像个搞推销的骗子,好话和许诺说了一箩筐,但有所请无不遵从,终于成功说动了朱权和朵颜三卫一起干这件无法无天的事。
事实证明永乐皇帝果然是个骗子,靖难成功,永乐登基后,当初许下的承诺没一样兑现的。
答应宁王“事成,当中分天下”,结果把宁王改封到江西南昌,把他往南昌城里一扔,从此不再过问,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过问,数十年后,英宗皇帝还是问了一下的,朱权的孙子朱奠培当了第二代宁王后,被当时的江西布政使和按察使参了一本,英宗皇帝对这一本很满意,当即下旨夺了宁王两卫,只留一卫归宁王统帅,朝廷对宁王一脉的忌惮和打压可见一斑。
受害者不止是宁王,朵颜三卫也上当受骗了,当初答应将大宁划给朵颜三卫做封地,准许其世代牧马,然而永乐登基后并没有实现诺言,反而在六征蒙古时,顺手把朵颜三卫揍了一顿,也不知是不是使用了过期的军事地图,论过河拆桥的典范,史上永乐皇帝当排名第一,而且是超级第一。
无论对宁王一脉还是对朵颜三卫来说,大宁府绝对是一个伤心地,它是考试卷子上一道醒目的红叉,因为百余年前,宁王和朵颜都做错了选择题。
想必从这以后,宁王和朵颜三卫多了一条家训,误信骗子比误交匪类损失更大,这是祖辈们用惨痛的经历换来的教训。
幸好朵颜三卫比宁王争气,大明皇帝不给我就抢,事实上果然让他们抢到了。